技术巨头的垄断威胁着实体经济
技术巨头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初步的优势。随着他们将业务范围扩展到整个市场,市场集中度已经提高。随着这些成熟公司变得更加强大,初创公司即将到来。就业越困难,就业受到拖累,社会不平等现象越来越激烈。
技术巨头在行业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但工人的收入只是巨额利润的一小部分,这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与此同时,随着科技公司的力量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方面,严厉的制裁似乎不起作用,甚至可能威胁到实体。
如今,科技企业博弈的目标已经上升到政治和经济层面,并开始直接挑战国家的政策和规则。 2018年,由于“TongRumen”、“隐私门”等重大国际事件,美国几位主要技术巨头经常出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的狙击名单上。由此引发的反垄断讨论是在新闻媒体中不断“刷屏”。
科技巨头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监管压力。今年早些时候,英国财政大臣提出,数字服务税将征收该技术巨头将从2020年在英国获得的巨额收入。德国、法国、西班牙和其他国家都表示支持。
尽管内部意见不一致,欧盟最终放弃了这项税收,但一些国家并没有放松对这个技术巨头的警惕。不久前,亚马逊刚刚受到德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批评,德国官员表示亚马逊涉嫌滥用其强大的市场力量,并压制积极参与其平台并与自己的业务竞争的第三方卖家。
即使在美国境内,这些公司也面临着人为降低价格以抢占市场的指责。根据US《大西洋月刊》,美国政策思想家Lina Khan认为,亚马逊一直在采取“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更积极的研究和开发”。投资,这违反了美国的反垄断法。
这种观点在民主党人中有相当大的共识。上周,罗德岛民主党代表David Cicilline提醒谷歌首席执行官Pachai在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听证会上,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受到根本性威胁,罪魁祸首是少数大公司的强大支配地位。
上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告诉媒体,当谈到谷歌、亚马逊、 Facebook时,它往往是一个与垄断有关的话题。作为回应,一些科技公司开始扩大其政府游说团队的规模,当然,包括开始收集更多前反垄断官员以“护送”他们的反托拉斯战。
据英国“金融时报”高级科技公司高管称,他们表示他们没有强大的市场力量,特别是在民主党开始控制国会的时候。
圣诞节后首个交易日,美股惨跌的阴影似乎散去了。美股与日股期货双双由跌转涨,日本股市高开后大幅上涨。
周三亚洲交易时段早盘,国际油价涨跌互现。WTI原油期货盘中上涨2%,报43.42美元/桶,上一个交易日跌6%。 不过,随后WTI油价涨幅显著收窄,当前涨0.8%。布伦特油价下跌,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50美元/桶关口。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74个基点,报6.8845。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高开0.5%,上日收跌0.6%。昨日A股表现相对抗跌,三大指数低开低走,收盘跌幅收窄,沪指险守2500点。
美国三大股指的期货价格盘初全线下挫,此后迅速转涨。标普500股指期货亚市盘初一度跌1.1%,纳斯达克指数期货跌0.8%,道琼斯工业均指期货跌0.7%。随后,三大股指期货全线转为上涨,当前,道指期货涨0.03%,标普500指数期货、纳指期货涨0.11%、0.12%。
美国股市将在周一圣诞假期前关闭三小时,周二全天关闭。本周是假日季结束,市场交易量通常较轻。受近期负面情绪影响,周一美股开盘走低,道指缺口低开150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开盘报14.02点,下跌0.58%至2402.6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盘报163.66点,或0.73%,报22281.7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开盘报43.41点,下跌0.69%至6298.58点。
在10分钟的开盘中,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1%或下跌超过19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也下跌0.8%或接近20点。开盘15分钟后,美国三大股指跌幅超过1%,道指下挫250点;开盘20分钟,道指下跌超过300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超过10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5%。
开盘30分钟后,道指下挫超过360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超过11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超过1.7%,再次创下自2007年5月以来的盘中低点(最低19个月)。恐慌指数VIX上涨超过2点至32.34,为2月9日以来的最高点。
开盘后40分钟,道指下跌超过400点,一度跌破22000点整数关口,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跌破2400点,距离熊市仅一步之遥,并已下跌连续四个交易日。
开盘70分钟后,纳斯达克率先转跌,道指跌至16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回升至2400点以上。在科技股方面,Facebook涨幅超过3%,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涨幅近2%;京东下跌5%、并回到20美元。
在美国股市之后,欧元区Stoxx 50指数下跌1.3%,较2017年11月的峰值水平下跌20%。如果该下跌收盘,该指数将正式进入技术熊市。今年早些时候,德国DAX指数和意大利FTSE MIB指数也进入了熊市。
这意味着欧元区基准指数将迎来自2011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六年的连胜结束。
作为欧元区的基准,Stoxx 50指数涵盖了欧元区50家最大的公司,包括制药公司Sanofi、奢侈品制造商路易威登和西门子工业集团。
该指数中表现最差的包括德国拜耳,该公司在收购孟山都公司后面临法律问题。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和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Générale)表现欠佳,而深陷危机的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今年早些时候被该指数排除在外。
周四早些时候,由于美联储加息,美国股市大幅下挫。这拖累了亚洲市场。
12月20日周四,日本股市开盘走低,日经225指数一度下跌超过3%,刷新2017年9月新低,收盘下跌2.8%至20392.58点;日本东正指数收盘下跌2.5%,报1517.16。这一点从今年年初的高点下跌了21%,进入了技术熊市。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今年来抛售谷歌母公司Alphabet (NASDAQ:GOOG) 的股票有些频繁。
媒体报道,皮查伊在12月19日以平均每股1041.5美元的价格抛售了10000股母公司Alphabet的股票,共套现约1040万美元。
截至昨日收盘,Alphabet每股报1023.01美元,跌0.55%,市值为7150.3亿美元。
据此前信息显示,几天前的12月16日,皮查伊曾以平均每股1041.75美元的价格售出10000股Alphabet股票,随后公司股价下跌了1.8%。今年11月21日,他以平均每股1038.35美元的价格售出10000股Alphabet股票,随后Alphabet股价下跌了1.48%。
总的算来,近两个月内,皮查伊三次抛售Alphabet股票共计30000股,累计套现额达3120万美元。
除皮查伊之外, Alphabet的理事会成员Ann Mather、副总裁兼首席行政官Amie Thuener O'Toole也分别于今年12月3日和12月4日抛售了部分Alphabet的股票,导致公司股票先后下跌8.72%和7.26%。
过去三个月,Alphabet的股价下跌了15%。而就在今年7月份,由于第二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Alphabet盘中还曾达到1266美元每股的历史高位。
随后,8月15日,皮查伊曾以平均每股1230.21美元的价格售出了10000股Alphabet股票,共套现1230.21万美元;9月5日,皮查伊又以平均每股1192.12美元的价格售出了10000股Alphabet股票,套现1190万美元后,Alphabet当时市值为8303.1亿美元。两次套现后也伴随着公司股价下跌。
但在那时,Alphabet公司高管便和皮查伊步调一致,抛售公司股票。
8月13日,Alphabet发展事务部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David C Drummond以平均每股1244.09美元售出了5690股票;8月15日,董事L John Doerr以平均每股1218.2美元售出10262股票。
根据SEC 11月26日的信息显示,皮查伊拥有Alphabet C类股票85415股、A类股票6317股。
皮查伊于2004年加入谷歌。皮查伊在谷歌的职业生涯一直专注于推进面向多客户端终端用户的产品,表现不俗。2015年,皮查伊正式成为谷歌公司新任CEO。2017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任命谷歌CEO皮查伊加入董事会,年薪高达65万美金。
2018年,Alphabet营收和净利持续增长。不过,谷歌也遭遇了几次危机。包括全球员工大罢工,抗议抗议谷歌管理层包庇性骚扰指控以及性别歧视。
今年7月19日,欧盟宣布对Alphabet处以43.4亿欧元(约合50.4亿美元)罚款,理由是谷歌通过Android系统滥用其支配地位从而阻碍市场竞争,这是全球最大的垄断罚单纪录。
Facebook表示,该公司并未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让其它公司访问用户的个人数据。根据Facebook的说法,他们的数据分享行为并未侵犯用户隐私,也没有违反公司在2011年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达成的隐私和解协议。当时的协议规定,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Facebook不得分享用户信息。
Facebook的开发者平台和程序主管Konstantinos Papamiltiadis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说:“这些合作伙伴关系或功能都没有让公司在未经人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取信息,也没有违反我们与FTC的2012年和解协议。”
目前,奈飞和Spotify都声称不知道自己拥有如此广泛的权利,而加拿大皇家银行的一位发言人也否认该银行拥有这样的权限。
Netflix发言人表示:“我们从来没有在Facebook上访问用户的私信或要求获得这样的能力。”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消费者保护局前局长David Vladeck表示,这只是让第三方在用户不被告知或不同意的情况下获取数据:
“我不明白这种未经授权的数据收集怎么会在同意法令下被证明是合理的。”
Facebook 的早期投资者Roger McNamee则认为,在没有征得用户事先同意的情况下,任何参与数据共享合作的行为都是不合法的:
“在 Facebook 改变商业模式之前,所有人都不应该相信它。”
《纽约时报》指出,个人数据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最珍贵的商品,一些强大的公司以此进行大规模的交易。
今年3月,Facebook曝出史上最大数据泄露事件,涉事的剑桥数据分析机构与特朗普的通俄门调查有关。剑桥分析被指,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利用在Facebook上获得的5000万用户的个人资料数据,来创建档案、并在2016总统大选期间针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宣传。
9月,Facebook再度被爆,由于安全系统的漏洞导致该公司网站受到黑客攻击,可能导致近5000万用户信息的泄露,后将受影响用户数量降至3000万。Facebook表示,在这3000万用户中,有1400万人用户的敏感信息被黑客获取。这些信息包括姓名、联系信息以及搜索记录、登陆位置等敏感信息。
上周五,Facebook公司又宣布,由于一个软件漏洞,可能导致6800万用户的私人照片遭泄露。约1500个应用程序,在9月13日到25日的12天内,获得了用户私人照片的访问权。这已经是该公司过去一年中,出现的第三起大型数据泄露事件。
今年迄今,Facebook股价已下跌超过20%。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0.5%,道指上涨近20点。美联储将于周三午后公布2018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决议。
标普500指数低开0.48点,跌幅0.02%,报2545.68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高开1.99点,涨幅0.01%,报23677.6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低开9.04点,跌幅0.13%,报6774.88点。
开盘五分钟,标普和纳指纷纷转涨,道指涨幅扩大至约60点。开盘20分钟,三大指数维持小幅涨势,道指涨逾80点,纳指涨近0.6%,标普500涨0.4%。
开盘半小时,道指涨超150点,标普500指数涨近0.7%,纳指涨1%,国际油价涨超1美元,涨幅超2%,纷纷刷新日高。开盘50分钟,道指涨超200点,纳指涨70点,标普500指数也涨1%。
不过,道琼斯交通运输指数触及一年半新低,目前下跌0.7%,联邦快递领跌该指数。
科技股涨势利好助推股指。推特、奈飞、谷歌母公司Alphabet均涨超2.5%;亚马逊、特斯拉均涨超1%,Facebook由跌转涨0.7%,苹果涨0.4%;美光科技跌幅收窄至2.8%,此前一度跌超8%。
腾讯、阿里都先后宣布在To B领域更进一步,以及调整云业务的架构和地位。9月,腾讯宣布其史上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新年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CSIG 整合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腾讯地图、安全产品等核心业务线,成为腾讯ToB业务的统一出口。 随后,阿里巴巴也在11月26日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将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由阿里集团CTO张建锋(行癫)负责,并直接向阿里集团CEO张勇汇报。
至此,BAT三家在今年年底前都完成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在进军To B领域和加码云计算业务上不谋而合。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线上流量趋向饱和,人口红利消失,企业服务被推到了一个重要位置。
但BAT三家在云计算领域的实力仍不可同日而语。据 IDC 12月份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超30亿美金。其中,中国IaaS市场增速再创新高,同比增长83%。而单阿里云业务就占云计算IaaS市场43%的份额,腾讯占11%,百度云未纳入相关统计中。
出人意料的是,腾讯在2018年三季财报中披露了云服务的收入,财报显示,2018年前9个月,腾讯云收入超过60亿元人民币。
在腾讯调整组织架构、举公司之力向To B转型的背景下,腾讯披露云服务收入有特殊意义。不过,这也意味着其公开了与阿里云的差距。根据阿里财报,2018年前三季度,阿里云收入147.5亿元,几乎是腾讯云同期营收的2.5倍。
可见,与阿里和腾讯的云业务相比,百度云还有一定差距。三家布局云业务时间也不一致,阿里云创建于2009年,腾讯云创立于2010年,百度云在2015年才正式开放运营。
不过,易观国际发布的报告显示,百度云是国内公有云市场增速最快的厂商。在今年9月举办的2018 ABC SUMMIT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总裁张亚勤宣布,“相比去年,百度云用户数增长3倍,合作伙伴增长3倍,营收增长4倍,流量增长5倍。”
随着百度加码To B,BAT在云计算领域的较量将变得越来越有看头。
AT&T是美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推广标准的商用移动5G网络供应服务商,股价在周二上涨1%。https://www.att.com/
AT&T本周将在全美12个城市的部分地区推出基于标准的商用移动5G网络。这些城市分布在美国的中南部地区,分别是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北卡罗莱纳州的夏洛特和罗利市;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休斯顿、圣安东尼奥 和韦科(Waco);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以及俄克拉荷马州的俄克拉荷马城。
AT&T公司表示,在2019年上半年,计划在额外7个美国城市的部分地区部署移动5G网络,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重点地带,分别是拉斯维加斯、纳什维尔、奥兰多,以及加州的圣地亚哥、旧金山、洛杉矶和圣何塞。
AT&T Labs总裁兼首席技术官Andre Fuetsch表示,这将是公司在移动5G时代的第一次尝试。作为美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AT&T预期这项服务将快速发展:
“我们与技术供应商密切合作,以实现这一移动5G的里程碑。虽然最初的发布规模很小且有限,但随着5G生态系统的发展,客户将看到5G覆盖范围、速度和设备的增强。
这是5G之旅的早期阶段,我们已准备好在未来几个月内快速学习并不断迭代。”
AT&T Business部门的首席营销官Mo Katibeh也表示,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5G技术将是人类前所未见的技术革命起点,最终将改变人们生活与商业实践的方式。AT&T预计,这项新技术的最初采用者是创新且不断发展的成长型企业。
据路透社12月18日消息,华为表示已获得25份5G商业合同,目前为全球最大的5G 供应商,并已出货超10000个5G基站。另据《印度时报》12月18日消息,印度已经准许华为参与该国的5G测试。
12月17日,蔚来北美CEO伍丝丽(Padmasree Warrior)结束了她在蔚来的最后一天。
半个月前,她在领英上发布了一封600多字的信件,宣告了自己即将离开蔚来的消息。“和蔚来一起走过了非常棒的3年,我将开始下一场冒险了。”
蔚来汽车随后官方确认了伍丝丽离职的消息,表示12月17日起正式生效。
“我们对伍丝丽过去3年为蔚来做出的贡献表达谢意。伍丝丽通过她的领导和丰富经验为我们的增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祝福她今后一切顺利。”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礼貌性地表示。
资本市场对蔚来却没有客气。当日,蔚来 NIO 股价下跌4.18%,盘后又跌1.14%。
关于伍丝丽的离开,蔚来官方称是“个人原因”。尝试与伍丝丽取得联系,得到的答复是:“感谢问询。我离开蔚来是因为去寻找其他的职业机会。”
有接近蔚来的人士,给了另一个的答案:蔚来美国团队与中国总部的矛盾积蓄已久,随着量产车上市,到了不得不做出取舍的地步。今年11月,李斌特意抽出一周时间,去了一趟湾区,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解决的结果就是,这位北美CEO退出了。
伍丝丽和NIO USA
伍丝丽有着光辉的履历。前摩托罗拉首席技术官、前思科首席技术官、首席战略官,同时还曾担任微软等多家公司的董事。2014年,伍丝丽被《福布斯》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第71名。
李斌曾经在2016年接受采访谈及伍丝丽时,称赞其“在硅谷绝对非常有影响力。”他相信这种影响力,能够帮助刚刚起步的蔚来,快速与硅谷的科技公司建立联系、招兵买马,以及获得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信任。
2015年底,伍丝丽正式加盟,担任蔚来美国(Nio USA)首席发展观、首席执行官。2016年,又成为蔚来汽车的董事。这期间,伍丝丽同时还兼着微软、Spotify的董事。
看得出李斌对伍丝丽的重视。蔚来IPO的招股书显示,伍丝丽是继李斌之后的第三大个人股东,占股1.4%,同时还持有0.5%的投票权。排在第二位的是李斌的天使投资人、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持股1.7%)。2015年,李想投资蔚来汽车花费了1500万美金。
除了价值不菲的期权作为管理层激励,李斌还把伍丝丽放进了蔚来资本的投委会里。蔚来资本由李斌联合高翎、红杉共同发起,目前投了首汽约车、嘀嗒出行,以及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小马智行等等。蔚来资本总共8位合伙人,蔚来汽车派驻了3个代表,伍丝丽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身在海外,伍丝丽一直授权中国合伙人行使表决权。今年年中,前吉利汽车副总裁余宁加盟蔚来资本,李斌才收回了伍丝丽的投票权,转给了余宁。
蔚来在伦敦、慕尼黑和北美圣何塞都设立了分公司,但只有北美团队设了独立的CEO岗位。IPO之前,蔚来欧洲的团队加起来大概有一两百人规模,而美国有500多人。这个数字,到伍丝丽离职之前达到了将近700人。
在硅谷的中心地带豢养这样一个高科技团队非常昂贵。美国工程师的平均薪水大概是国内的2-3倍,蔚来提供的办公条件、设施和员工福利都是湾区的高配,预算和headcount招聘指标也是伍丝丽主导的美国标准。
优渥的条件,确实让蔚来吸引到了一批来自豪华汽车品牌、跨国供应商及硅谷高科技公司的人才,以及众多斯坦福、MIT等名校毕业生。
美国的团队主要负责智能网联技术及自动驾驶的软硬件开发。与此同时,蔚来在上海、北京同时也有软件开发团队。整体上看,美国负责底层,中国负责上层。比如车机娱乐,是由美国工程师自主开发基于车机的操作系统,然后再拿到中国,由中国团队完成上层语音、娱乐应用的开发。比如自动驾驶、电池,美国团队提供预测算法,应用层面与中国联合调试。
硅谷的优势在于算法、AI及自动驾驶这些前沿科技。但蔚来的美国团队,除了软件还做硬件。蔚来车机层面的很多硬件模型是在美国做的,依照欧洲标准选型——某种程度上,这也造成了蔚来ES8上市之后,智能网联方面出现的一些“水土不服”。此外,硬件的排除故障(debug)的过程非常困难,而美国工程师常常只能提供“远程指导”,这让调试的过程非常痛苦。
研发、调试都是挑战。但最大的挑战,在于两边团队配合的协同性。
摩擦
伍丝丽带领的北美团队,在成立之初和中国总部有过一段蜜月期。
大概2016年底,美国不同部门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常常到中国拜访对应的研发单元,了解应用端的需求,以准备相应的技术及算法。那个时候,两边团队的目标统一,美国工程师的使命,就是把算法、AI和产品对接上,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ES8上去。
但2年多的研发过程中,两边团队开始出现一些摩擦。这一方面来源于地理和文化上的差异。硅谷和中国隔着12个小时的时差,两边的研发人员,每天一起有效工作的时间大概只有3个小时。中国公司加班是常态,而美国更加注重工作生活平衡。两边的工作节奏,常常不在一个频率上。
语言也是一个问题,开越洋电话会要用翻译,蔚来因此在内部养着一个同传水准的翻译团队。使用翻译之前,蔚来更早的官方工作语言是英文,但很多中国员工英文不出色、表达不自信,仅仅是因为语言的问题,就会在沟通中显得没有那么有“权威感”。
伍丝丽在管理规则上的一些顶层设计,让团队的融合变得更加困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蔚来北美团队的核心技术资料,是不对中国分享的,代码基础(code base)也不向中国工程师开放。两边配合,美国负责底层,交到中国工程师手上的,是一个黑箱。
这意味着,中国工程师在调试中发现问题,寻根溯源,找到黑箱那层,线索就断了,只能依靠美国团队应援。但一方面,两边团队的工作优先级排序上会有一些差别,另一方面,当融合不顺利,黑箱也就很容易成为较劲的筹码,拖累了整体的研发进度。
远离总部,再加上一定的技术保护,使得蔚来美国看起来更像是伍丝丽独立的小王国。一位北美团队的离职员工告诉,有时间,很多北美的员工都认为Nio USA和Nio China是两个团队。他们沿着清晰的汇报线,各自修了一堵墙。
“你需要美国和中国work as one team(像一个团队那样工作)。我们应该都是蔚来的,不应该是NIO US,NIO China,然后才能把这个问题真正解决掉。”该员工称。
事实上,智能网联的codebase,是很难被评估为一家科技公司的核心知识产权的。但伍丝丽立这个规矩,主要的目的可能还是尽量保持团队的独立性。北美是曾经想过要独立融资的,甚至考虑要独立造一款车出来。
2017年年后的几个月,蔚来北美的一些团队停止了ES8的研发,沉浸在美国造车的幻想中。印度裔的伍丝丽,给这款车取了一个印度名字,“SAHA”。
但这个项目仅仅持续了几个月。造车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以及汽车制造业的人才,而伍丝丽带领的北美蔚来,核心优势还是软件算法。野心勃勃的SAHA计划搁浅了。
这个时候,重新回了蔚来ES8的研发上的工程师们,开始产生很多疑问。
“大家觉得在美国造车有点奇怪。过段时间又说,不在美国造车了。一会说要单独融资,一会说不融资了。各种变化,让团队产生很多doubts(疑问)。”上述员工称。
焦点分析 | 蔚来北美CEO离职了,为什么?
全球化的初创公司
李斌曾经多次在接受采访时提及,“蔚来生下来就是一个全球的公司。”
成立全球化的公司,其目的是为了就近招募全球化的人才,参与全球化竞争。因此,2015年,李斌出了17趟国。
他把跨国车企、供应商和硅谷科技公司的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拉一个单子,拿着单子逐个拜访。光是宝马I系列,他就见了几百人。
3年多来,蔚来基本上在按照李斌的设想在往前走。百万美金的豪华超跑EP9,刷新了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最快圈速记录;赞助电动方程式FE的车队,车手小皮奎特拿下了2015年的年度车手总冠军。围绕着这两个活动,蔚来也收获了一定的行业影响力。主导这两个项目的,蔚来欧洲团队——伦敦负责极限性能,慕尼黑负责造型设计,虽然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成本,但其表现相信没有令李斌失望。
李斌说的没错,蔚来达到中国上一代汽车人难以想象的品牌高度。最近几年,中国汽车企业探索品牌上升,吉利、长城也只是把定价区间往上挪了一点的,拓展到20万市场。而蔚来ES8,上来就卖54万,而且迄今为止已经卖了将近1万台。
李斌组建了国际化的团队,但把这个团队管理好并不容易。
这也并不是蔚来一家公司的问题。中国的科技公司,包括BAT在内,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团队管理和融合上基本没有太成功的案例。包括联想收购IBM之后也经历过一段阵痛。全球化的好处有目共睹,但中国企业家管理海外团队的经验还是缺乏的。
特别,李斌是一个极其自律、温和的老板。蔚来的文化,是基于共同愿景和价值观下,充分信任的文化。在此基础上,他给予团队充足的空间。蔚来的管理结构也趋近扁平,李斌以下5级到门岗。
伍丝丽是一个强势的职业经理人。一位接近伍丝丽的人士表示,她和李斌一起开会,团队常常分不清“李斌是老板,还是伍丝丽是老板。”
李斌把这种摩擦理解成对方的一种工作方式。一个有格局的老板,会去“容忍不同人的工作方式”。
在管理中,执行力和创新、灵活性,常常很难在一个团队中统一。李斌选择了后者。
不能说这种管理风格不对。吉利收购沃尔沃,李书福的策略也是减少干预,让两边团队独立发展。一直到最近几年,才慢慢开始出现技术交互。而2004年,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的教训还血淋淋地摆在眼前:向海外团队派驻高管进行强势管理,最终引起工人大罢工,双龙破产,上汽也因此失去了控制权,投资打了水漂。
除了成熟企业,这两年,造车新势力们也普遍都意识到了全球化的好处,拜腾、小鹏汽车先后在硅谷设立了分公司。拜腾同时还在洛杉矶和慕尼黑有团队,将近一半员工分布在美国和德国。小鹏汽车也从特斯拉挖来谷俊丽博士,担任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蔚来出现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它的同行。
与成熟企业相比,初创公司的全球化,可能面临着更多考验。因为创业公司从0走到1,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多发、舍命狂奔的时候,这需要团队之间高度的信任。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危机,暴露的也会更加充分。
焦点分析 | 蔚来北美CEO离职了,为什么?
12.15,蔚来ES6新车发布会
迭代
“ES8硬件不像是一件互联网公司造的,软件也不像一家互联网公司造的。”
这是蔚来一位车主的评价。大概的意思是,蔚来ES8的车身部分令人惊喜,而软件系统则令人失望。李斌最近常常引用这句话,蔚来在智能网联方面的表现,的的确确也让他感到失望了。
其中被用户吐槽做多的问题,包括系统死机、黑屏、断网,语音助手Nomi半夜唱歌吓到保安等等。很难把软件方面的问题,归咎于具体是哪一个环节的责任,但一个不能齐心合力的团队,毫无疑问是很难交出好的产品的。
以用户为中心,是互联网思维的底层逻辑,也是李斌为蔚来塑造的核心价值观。为此他甚至给自己设置了一个KPI——用户满意度100%。这个KPI,今年显然是完不成了。随着蔚来ES8推向市场,ES6进入交付阶段,团队融合的矛盾开始暴露在用户面前。这让李斌的容忍冲破了极值,他决定采取行动。
11月,李斌抽出一周时间,去了一趟硅谷。目前还无从得知,他与这位享有盛誉的女职业经理人进行了怎样的一番谈话,开出了什么条件。但最终的结果是,伍丝丽走了。和她同时离职的还有另一位北美的VP。
在伍丝丽离职之前,一位接近蔚来的人士透露,李斌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试图为北美寻找一位新的CEO。他见了很多人,包括前百度CEO陆奇等,但最终都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伍丝丽走后,李斌自己暂代了她的的职务,北美4个业务部的负责人直接向他汇报。他们中的3个“毕业”于特斯拉:自动驾驶副总裁Jamie Carlson,曾主导特斯拉 autopilot 1.0的开发。数字系统副总裁Craig North,特斯拉Gateway的开发骨干。蔚来CIO Ganesh V. Iyer,前特斯拉CIO。
原本负责CDC的团队,已经和中国打通,向北京的软件团队汇报。而在此之前,蔚来已经连续3个月,没有新的版本更新了。
李斌没有在伍丝丽走之前,为蔚来找到下一位CEO。这意味着,未来很可能,北美团队其他的业务部门,也会像CDC一样,逐渐收归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及中国的受访对象,都认为这对蔚来是个好事。
“我觉得这样比以前会更好,大家目标就明确了。我们都是工程师、科学家,又不是politician(政治家), 没有其他的野心。大家就是把问题解决了,很简单。”一位工程师说。
好不容易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李斌相信未来智能网联上的问题会得到很大程度缓解。他在一个群里分享:“以前我们的问题是交流效率和管理架构问题。现在理顺很多。”
3天前,蔚来刚刚发布了第二款量产车ES6。这台车与ES8采用同一个系统平台,标配Nio Pilots自动辅助驾驶系统,Moblieye Q4芯片,搭载了 23 个传感器,包括三目前向摄像头、4 个环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传感器、1 个驾驶状态检测摄像头。
NIO Pilot的主要功能,原本计划在今年底实现,后来推迟到明年第一季度。李斌只得在ES6的发布会上,把NIO pilot又发布了一遍。
蔚来ES8的1000多位车主,坐在台下起哄。
“我知道,大家等的有点急。”台上的李斌半开着玩笑。
在NIO Pilot之前,蔚来的软件系统相信也将很快完成一次新的迭代。这可能是智能汽车最大的优势,不断成长,优化用户的体验。
“相比5月份刚发售时,现在的ES8已经非常不同。等到一两年后,ES8又将成为一辆不同的车。”李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