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拜登已决定正式阻止新日铁以149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X)的交易。知情人士补充称,白宫计划在周五宣布这一决定。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在2024年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在审查这桩拟议中的收购。据悉,CFIUS未能就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的交易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作出明确结论。上周一,CFIUS将是否批准该交易的决定提交给美国总统拜登,他将有15天的时间做出决定。
拜登长期以来一直表示反对拟议中的收购交易,认为美国钢铁应继续由美国人拥有和运营,尽管白宫方面此前从未明确表示他将阻止这笔交易。而新日铁和美国钢铁此前都已表示,如果拜登正式阻止这笔交易,它们计划采取法律行动。
2023年12月,全球第四大钢铁制造商新日铁宣布,将斥资149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美国钢铁,收购价为每股55美元。财力雄厚的新日铁希望通过此次收购扩大其在美国的足迹,加强其全球巨头的地位,并利用海外扩张来应对疲软的国内需求。此次收购还有望令该公司的全球粗钢产能升至1亿吨。
然而,自宣布以来,这项收购计划便反复遇挫,遭到拜登政府、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以及即将上任的特朗普的一致反对。他们普遍反对外国对美国钢铁的所有权,因为该公司生产的钢铁是用于建造船舶、火车和基础设施的重要大宗商品。工会还担心,这笔交易将导致工作岗位的流失。
新日铁表示,这笔交易将有利于美国经济和就业,并符合与其他钢铁制造商竞争的政策。新日铁此前表示,该公司将向美国钢铁投资数十亿美元,“毫无疑问”使其能够“维持并可能增加美国国内的钢铁生产能力”。新日铁还重申,不会将美国钢铁的任何产能或工作岗位转移到美国境外,也不会干涉美国钢铁在贸易问题上的任何决定,包括根据美国法律采取贸易措施反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决定。
尽管围绕此笔交易存在政治压力,但新日铁一直在努力争取支持。本周早些时候的报道指出,据知情人士透露,新日铁提议赋予美国政府对美国钢铁削减产能的否决权,这是该公司为赢得美国政府批准收购美国钢铁所做的最后努力。知情人士表示,该提议旨在解决CFIUS提出的担忧——CFIUS此前表示,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将导致美国钢铁产量下降。
尽管新日铁在就业、投资和地方领导方面做出了让步,但投资者已经预计这笔交易获得批准的可能性很小。这种预期反映在美国钢铁的股价上。截至周四美股收盘,美国钢铁报32.60美元,远低于新日铁给出的每股55美元的收购报价。
美国钢铁此前曾警告称,其工厂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新投资,如果交易失败,该公司可能会将总部迁出宾夕法尼亚州,并关闭部分业务。美国钢铁首席执行官David Burritt在去年12月的一篇评论文章中直言,新日铁的收购是“保住美国钢铁的唯一选择”。
交易失败的结果将给美国钢铁的下一步行动提出挑战,该公司可能不得不重启出售程序,而且可能难以为整个公司找到买家。总部位于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克里夫(CLF)在新日铁之前曾寻求收购美国钢铁,但后来收购了一家加拿大钢铁生产商,并在是否仍想要全部还是部分美国钢铁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The Information的安妮塔·拉马斯瓦米认为,对于亚马逊(AMZN)逊来说,Lyft(LYFT)可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收购目标,它可以帮助这家电子商务巨头扩大其机器人出租车业务,更好地与特斯拉(TSLA)和Alphabet(GOOGL)旗下的Waymo竞争。
拉马斯瓦米表示表示,“现有的叫车服务将进入一段中断期。优步就是其中一家公司,为了给公司加分,它一直在为一个充满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未来做准备。优步的主要竞争对手Lyft的情况要糟糕得多,这使其成为一个成熟的收购目标,我认为亚马逊会收购它。”
虽然Lyft肯定会从与亚马逊的合作中受益,但亚马逊能得到什么呢?
Lyft拥有2400万活跃用户的叫车网络,将是帮助亚马逊将其自动驾驶雄心商业化的“关键”。lyft与Zoox的合作伙伴关系(亚马逊于2020年收购了Zoox)将对Waymo构成“直接而可信”的威胁,同时也增加了亚马逊将Zoox扩展到外卖服务领域的潜力。
显然,亚马逊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布局未来交通市场。通过Lyft,亚马逊不仅能获得一项成熟的服务,还能够配合Zoox的技术优势,统筹发展更高效的交通解决方案。这一潜在收购将极有可能在未来的智能交通领域引发连锁反应,因为它理所当然地对市场带来更大的颠覆性影响。
Lyft的股价因可能的合并而飙升,涨幅接近5%,这是5天来的首次上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全球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TSLA)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其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增长8.8%,创下超过65.7万辆的中国市场历史新高销量,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表现极其出色,尽管其全球年交付规模首次出现下降,但中国市场的无比强劲需求仍然帮助特斯拉2024年“纯电动汽车”(BEV)销量位列全球第一,小幅领先比亚迪。
此外,据特斯拉中国的最新统计数据,特斯拉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规模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在12月较上月大幅增长了12.8%,创下8.3万辆的这一月度级别的历史新高销量数据。根据销售统计数据,2024年,特斯拉向其第二大市场中国的客户们交付了高达36.7%的特斯拉品牌纯电动汽车。
然而,特斯拉全球范围的特斯拉品牌全电动汽车交付规模却意外下滑了1.1%,未能达到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世界首富马斯克(Elon Musk)早前预测的更强劲的增长步伐。欧洲电动汽车补贴大幅减少、美国通胀持续高企以及高利率重压之下市场转向价格更低廉的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油汽车,以及来自全球电动汽车新势力们的激烈竞争压力,都对特斯拉全球交付量造成巨大拖累。
特斯拉全球范围的2024年全年电动汽车销量总计约为179万辆,仍以微弱优势领先于比亚迪,后者全球范围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12.1%,达到约176万辆。全年数据来看,2024年特斯拉总交付量为179万辆,同比下降1.1%,低于LSEG统计的19位分析师预测的180.6万辆。这也标志着特斯拉交付历史上首次出现交付量的年度级别下降数据。
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交付了471,930辆Model 3和Model Y车型,以及23,640辆其他车型,包括Model S轿车、Cybertruck和Model X豪华SUV。同一季度,其汽车产量为459,445辆。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中,特斯拉总共交付了495,570辆汽车,虽然特斯拉第四季度交付规模创历史新高,但是略低于分析机构LSEG统计的15位分析师预测的503,269辆。
面对全球需求在补贴退潮之下的疲软趋势以及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们的激烈竞争压力,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电动汽车巨头去年缩减了全球员工规模,并缩减了中国销售团队的规模。
随着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价格战进入第三年,特斯拉已将最畅销的Model Y车型的未偿还贷款的1万元人民币(约合1369.99美元)折扣时间延长,并将部分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零利率融资期限延长至5年,直至本月底。
“特朗普2.0时代”即将到来,特斯拉股价朝着500美元大关奔去?
随着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特斯拉FSD以及Robotaxi审批进展或将步入加速阶段。来自Wedbush的资深分析师丹·艾夫斯和他领导的分析师团队认为,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将彻底改变特斯拉以及特斯拉CEO马斯克旗下公司未来几年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以及特斯拉人工智能超算体系方面的叙事逻辑。在艾夫斯团队看来,特朗普重返总统宝座之后,美国联邦政府未来对于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以及Robotaxi完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方面的审批进度,可能将迎来大幅加速。
艾夫斯领导的分析团队强调“我们估计,仅对于特斯拉而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层面的发展机遇就价值1万亿美元,我们完全预计,在特朗普主导的新一届美国政府执政下,这些关键举措将得到快速追踪与推进。因为特朗普曾经承诺,让马斯克领导所谓的政府效率委员会,监督联邦政府工作效率,马斯克领导下的特斯拉在过去几年围绕FSD/基于AI超算体系的自动驾驶所遇到的联邦监管蜘蛛网,在特朗普领导下的新时代将得到显著清除。”
就像马斯克长期以来描述的那样,特斯拉不是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这么简单,还是AI领域,尤其是基于AI的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者。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可谓毫不吝啬地称赞特斯拉基于AI超算打造出的FSD。“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领先全球。特斯拉全自动驾驶汽车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一点是,它是一个端到端的生成式模型。”“它通过观看视频——环绕视频——来学习如何端到端进行自动化驾驶,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路径,以及如何理解和驾驶汽车。因此,这项技术确实是革命性的,特斯拉所做的工作令人难以置信。”
市场期待的特斯拉完全无人驾驶出租车(即Robotaxi),将基于全面升级后基于AI超算体系的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设想这些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没有人类司机干预的情况下处理各种复杂的交通运输任务,包括大规模客运,这些车辆将被整合到特斯拉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战略中。然而,广泛部署Robotaxi需获得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监管部门对于FSD完全自动驾驶以及Robotaxi上路测试的全面批准。
据悉,Wedbush在最新报告中将该机构对于特斯拉的12个月内目标价从400美元大幅上调至515美元,一举成为华尔街最高目标价。该机构还给出了“乐观情景”下的牛市目标价650美元,这将使特斯拉的市值达到约2.1万亿美元。截至周四美股收盘,特斯拉收于379.280美元,自11月特朗普胜选以来,特斯拉股价涨幅高达70%。此外,Wedbush还预计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将在18个月内达到25,000点,特斯拉将凭借马斯克在政商两界的无与伦比影响力而成为“山顶上的最大赢家”。
交付量方面,尽管2024年交付量未能达到市场预期,但是艾夫斯领导的Wedbush 分析师团队对特斯拉在2025年提高交付量速的能力充满信心。Wedbush 预计特斯拉的目标交付量增长率将为 20%-30%。此外,该机构预计特斯拉将在 2025 年初推出一款价格较低的电动汽车款型,这将是增加特斯拉电动汽车整体交付量的潜在催化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MEME股”投资者再次解读“Roaring Kitty”(咆哮的小猫)的社交媒体动态,这次的焦点是Unity Software(U)。美股投资网获悉,周三,Keith Gill(即“Roaring Kitty”)在其X账号上发布了一段短动画片,内容为一位喜剧演员模仿Rick James,而后者有一首名为《Unity》的歌曲。此帖发布后,Unity股价周四一度上涨16%。
尽管Roaring Kitty对Unity股价带来了短期提振,这并不能解决Unity的核心问题。这家公司主要销售游戏开发平台以及为移动游戏开发商提供广告变现工具。2024年,Unity是表现最差的科技股之一,股价下跌45%,远逊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29%涨幅,更无法与其竞争对手AppLovin(APP)高达713%的涨幅相比。
Unity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前CEO John Riccitiello的任期。Riccitiello于2023年底离职,其领导下的Unity被指失去方向,核心游戏引擎技术问题频出,同时还进行了数十亿美元的收购。这些问题导致客户不满情绪高涨,特别是当Riccitiello试图改变游戏引擎的定价结构,计划按每次游戏安装收费时,开发者的抗议达到了顶峰。尽管Unity随后取消了该计划并恢复传统的订阅软件模式,客户信任已经受损。
此外,Unity还面临业务重组、裁员以及新CEO上任等多重挑战,但这些措施短期内难以修复客户关系。许多开发者在经历价格结构的不确定性和游戏引擎改进停滞后,已表示计划放弃使用Unity。
Unity的业绩困境在财报中也得到了体现。根据最新季度报告,Unity收入同比下降18%,同时录得1.25亿美元的GAAP净亏损。加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对Unity未来构成威胁。Benchmark分析师Mike Hickey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生成式AI“有可能颠覆Unity这样的传统平台”,并认为Unity可能会被利用AI进行游戏开发的竞争对手超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浪潮席卷而来,Wedbush分析师发表研报表示,看好甲骨文(ORCL)和Snowflake(SNOW)在未来一年的前景。
该行还将Palantir(PLTR)和赛富时(CRM)视为其人工智能软件行业的主要玩家。MongoDB(MDB)和Elastic(ESTC)也被包括在内,并予以Elastic、MongoDB和Snowflake“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分别为135美元、360美元和190美元。
以Daniel Ives为首的Wedbush分析师周四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未来人工智能支出有望超过2万亿美元,而这始于人工智能教父黄仁勋和英伟达(NVDA),因为他们仍然是市场上唯一一家拥有新“黄金”和“石油”芯片的公司。
除此之外,顶级云提供商和超大规模公司,如微软(MSFT)、谷歌(GOOGL)和亚马逊(AMZN)的AWS,也在人工智能的第一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
Ives补充道“现在是时候让更广泛的软件空间加入人工智能的行列了,因为我们相信用例正在爆炸式增长,企业消费阶段将在2025年开始,全面推出LLM模型,以及真正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是软件行业和关键参与者从这场将使科技领域受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获得提振的主要催化剂。在我们看来,人工智能软件时代已经到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根据本周生效的更严格的美国税收抵免规定,Stellantis(STLA)和大众汽车旗下一些插电式汽车无法获得美国税收抵免。根据美国能源和环境保护署的最新清单,大众ID.4电动跨界车将无法获得7500美元的全额税收抵免。日产汽车和Stellantis等公司的车型此前曾获得最高3750美元的补贴,但现在也不符合资格。
对补贴的重新分类是拜登总统的《通胀削减法案》的一部分,它收紧了电池零部件和制造电池所用原材料的国内采购要求。目前有资格获得补贴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只有18款,低于去年的22款。
随着候任总统特朗普准备于本月晚些时候就职,欧洲汽车制造商在美国的业务将变得更加艰难。他已经将取消拜登的电动汽车补贴倡议作为其经济平台的一个关键内容,并威胁要对外国制造的汽车征收关税。
大众汽车在美国市场长期处境艰难。随着欧洲市场增长放缓、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大众即将推出的Scout系列电动SUV和皮卡被吹捧为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与此同时,大众汽车正在削减在德国的成本,并于去年11月任命保时捷和Rivian前高管Kjell Gruner为其美洲部门负责人,以提振美洲的销售。
Stellantis则一直受到产品延迟和美国库存膨胀的困扰,这导致其首席执行官去年下台。该公司在国内也面临着不利因素由于Fiat 500等电动车型的需求低迷,该公司去年在意大利的乘用车产量下降了4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Meta(META)宣布,任命共和党资深人士Joel Kaplan为全球事务总裁,接替Nick Clegg。此次人事变动发生在当选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前夕,这是美国科技公司如何为华盛顿新政府定位的最新迹象。
现任Meta全球公共政策副总裁的Joel Kaplan曾在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时期担任白宫副幕僚长。去年12月,他与当选副总统万斯一起陪伴特朗普出席在纽约证交所的敲钟仪式。
与此同时,在Joel Kaplan成为Meta全球事务总裁后,另一位具有共和党政治背景的Meta资深高管Kevin Martin将接替Joel Kaplan原有的职位。
Meta现任全球事务总裁、前英国副首相Nick Clegg表示“随着新年的开始,我认为现在是我离开Meta全球事务总裁一职的合适时机。”“很明显,Joel Kaplan是在正确的时间担任正确工作的合适人选。随着社会和政治对技术的期望不断发展,他将成为塑造公司战略的理想人选。”
自特朗普在去年11月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后,各行各业都在争先恐后地确保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Meta在这方面显得尤为迫切,因为特朗普曾对该公司处理政治内容的方式表示不满,并威胁要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送进监狱。Meta在一位发言人在去年12月表示,该公司已经向特朗普的就职基金捐赠了100万美元。此外,去年11月,扎克伯格拜访海湖庄园,并与特朗普共进晚餐。这一系列动作似乎缓解了特朗普和Meta之间的紧张关系。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在本轮AI算力变革的持续推动下,定制ASIC芯片逐渐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而作为ASIC市场中的核心玩家,博通和Marvell的股价在近期也有明显的提升。
从Marvell当前的业务情况看,在AI需求的推动下,数据中心业务已经成长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占比达到近7成。此外公司的传统业务中,还包括企业网络、运营商基建、汽车工业及消费类业务。
虽然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增长接近翻倍),但公司近期的整体收入未见明显增长,主要是受到企业网络、运营商基建等传统业务的拖累(其余业务均有两位数的下滑)。在公司传统业务表现很差的情况下,股价却能持续提升,是因为市场对公司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数据中心业务的成长性(近三个季度以来同比增速维持在80%以上)。
海豚君的本篇文章将围绕Marvell的公司业务并着重对数据中心及AI业务进行展开,而下篇将聚焦在公司的具体业绩测算及估值情况。
在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中,主要包括ASIC、光电产品、以太网交换芯片、存储产品等。将数据中心业务,可以分为ASIC及其余业务两部分
1)ASIC业务给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提供了新增量,海豚君预期公司2024年(即2025财年)的ASIC收入将达到5-6亿美元,而这里大部分是公司本年度收入的纯增量。
受益于亚马逊及谷歌ASIC产品的量产出货,公司已经跻身在ASIC设计的第一梯队,当前市场份额为个位数。但随着各大云服务商的需求增长,公司有望进一步拓展客户并扩大规模。公司预期2023-2028年间整体ASIC市场将实现45%的复合增长,并且公司预期中长期的市场份额将达到两成以上,因此公司近5年内的ASIC收入复合增速将超过行业面的45%。
2)其余业务在ASIC放量前,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主要是光电产品、交换芯片等。
①光电产品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光模块DSP芯片,处于市场第一的位置。在AI等需求的带动下,市场对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公司当前在全球DSP市场占据6成以上。公司预期2023-2028年间整体光电产品市场将实现27%的复合增长,也将给公司带来明显的增量;
②以太网交换芯片公司的交换芯片也处于第一梯队,稍逊于博通,大致落后了1年左右。高端交换芯片的市场相对稳固,公司仍将是追赶者的角色。公司预期2023-2028年间整体交换芯片市场将实现15%的复合增长,公司也将受益于行业增长;
③存储产品公司开始发家就靠着存储产品,但随着硬盘的没落,公司存储业务占比回落至一成左右。而今公司存储业务主要聚焦企业级SSD主控芯片,行业格局比较稳定。公司预期2023-2028年间相关存储市场将实现7%的复合增长。
公司在2016年开始战略调整,至2024年公司总收入中的70%来自于数据中心业务,业务调整基本完成。而随着AI需求的增长以及大客户的深度绑定,公司业绩未来仍将受益于ASIC及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拉动。
本文主要围绕Marvell的业务情况,并从定性的角度来看公司股价的上涨一部分也包含了公司业务转型的实现(数据中心收入占比70%),另一部分也包含了公司所在ASIC赛道高成长的预期。而海豚君的下篇文章将从定量的角度,对公司进行盈利预期和业绩测算,并进行估值情况的分析。
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Marvell的AI技术来源
从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Marvell凭借存储技术起家,而之后发展壮大的过程和博通相似,主要是通过“外延并购”来实现业务能力的拓展。在2000年至2016年间,公司通过收购兼并,陆续进入了无线通讯领域和手机处理器领域,但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功,这也导致公司股价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徘徊在20美元以下。
而在Marvell迟迟没找准方向的时候,公司于2016年更换了CEO,并明确将数据中心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作为公司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随后公司剥离了移动通信业务和部分消费类业务,并陆续完成了对Cavium、Aquantia、Avera、Inphi和Innoviun的收购,从而构建了公司在数据中心市场中定制ASIC及网络互联的关键能力。实质上看,Marvell在AI及ASIC方面的能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外延并购”。
随着这一系列收购的落地,Marvell的股价迎来了提升。在完成前期布局的基础上,公司又赶上了本轮数据中心及AI的产业热潮,股价已经突破了100美元,这也体现了市场对Marvell未来在AI赛道中的发展信心。
由于Marvell主要以“外延并购”方式进行拓展,因而公司的债务承担能力将是公司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在一系列收购的影响下,公司的“Total Debt/LTM Adjusted EBITDA”比值一度走高。而随着公司的业务整合和经营面的回升,债务承担能力也在增加。
从近几个季度来看,公司的“Total Debt/LTM Adjusted EBITDA”比值已经回落至4.8倍左右,但和博通的3.1倍仍有不小的差距。结合两家公司的Adjusted EBITDA%来看,博通调整后的EBITDA%达到了64.7%远好于Marvell的34.7%,博通有望更快将比值降至收购前水平。而Marvell短期内大概率不会开启大型收购,而是将公司的重心放于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
二、Marvell的数据中心业务
当前Marvell的经营重心聚焦于数据中心业务,这也是市场对公司的主要关注点。而在AI等需求的带动下,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7成以上,这对公司业绩产生直接影响,海豚君也将在本文中主要围绕公司的数据中心进行展开。
在一系列收购后,Marvell拥有了ASIC、光模块DSP芯片、以太网交换芯片及存储主控芯片等能力。而在数据中心业务中,具体可以分为AI业务和非AI业务两部分,其中AI业务收入对应的主要是AI服务器的市场需求。
结合公司股价变化来看,Marvell股价从2023年12月的50美元,增长翻倍至100美元以上。在此期间,公司的AI业务在总收入的占比从5%提升至30%以上。因此可见,AI业务的增长,是公司本轮股价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在ASIC上量之前,通信互联产品和存储业务一直是数据中心业务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公司光模块DSP等光电产品、以太网交换芯片、存储主控芯片等产品。随着对Inphi及Innovium收购的完成,公司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数据中心相关产品。
2.1光模块DSP
在数据中心中,光模块主要用于在光纤通信中的服务器之间、服务器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主要包括光芯片和电芯片。而Marvell的主要产品就是电芯片中的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IA(跨阻放大器)、Driver(驱动芯片)。
而在公司的电芯片产品中,DSP相对更为重要1)DSP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当前市场中主要是Marvell和博通,两家市场占有率将近9成;2)光模块的各芯片的能耗中,DSP能耗占比最高,在400G光模块中能耗占比将近一半;3)DSP直接影响光模块的通信速率。
公司的DSP技术主要来自于Inphi。而在完成收购后,Marvell在业内率先发布了面向1.6T光模块场景的单通道速率200Gbps的技术产品,进一步满足AI计算的需求。当前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中,光电芯片收入一部分计入AI收入之中,也有一部分计入在非AI收入中。
海豚君认为服务器整体需求的提升,将带动AI收入和非AI收入双双增长,其中光电产品在AI场景的收入增速提升将更为明显。对于数据中心业务中的光电产品,公司预期光电市场在近5年内将有27%的复合增长。
2.2以太网交换机芯片
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是交换机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数据包的预处理和转发。随着数据中心对数据处理要求的提升,市场中的主流端口从200G/400G正逐渐往800G提升。
Marvell当前的技术能力主要来自于对Innovium的收购。在完成收购后,Marvell的交换芯片产品面向了完整的高中低市场。其中公司原本的Prestera 系列定位中低端,主要用于企业网络和边缘市场;而Innovium的Teralynx系列产品将定位中高端,将主要面向数据中心及AI场景。
当前Marvell的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虽然略逊于博通,但仍处于第一梯队中。当前各家公司的高端产品都是51.2Tbps带宽,最高端口速率达到800G,产品性能基本相近,但公司产能技术研发大约落后博通1年左右。
在AI及云服务需求的推动下,公司预期交换芯片的整体市场规模在近5年内将有15%的复合增速。虽然Marvell当前仍是追赶着的角色,但仍有望享受行业增长带来的红利。
2.3存储产品
虽然曾经凭借硬盘主控芯片起家,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外延并购,当前公司存储业务的占比已经不足两成。当前公司的存储产品以企业级SSD市场为主,仍然在企业级SSD主控芯片市场处于相对优势的位置。
当前Marvell的存储产品主要是Bravera。虽然公司在消费级硬盘主控芯片市场份额较低,但公司在企业级市场相对稳定。在数据中心等需求的推动下,公司的存储业务有望受益。Marvell预期公司所在的存储市场在近5年内的复合增速也将有7%。
三、数据中心的新动力-ASIC
在AI算力方面,此前各大云服务商主要采用GPU的方案。而ASIC凭借在特定应用情景下的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有望承担起大型云服务商的定制化需求,从而扩大AISC在算力市场的需求规模。
公司的ASIC收入,主要是从2024年(即2025财年)开始明显增长。根据公司交流及产业链信息推测,Marvell当前的ASIC收入主要来自于亚马逊的Trainium 2和谷歌的Axion Arm CPU处理器,而公司与亚马逊合作的Inferential ASIC项目也将在2025年(即2026财年)开始量产。公司与微软合作的Microsoft Maia 项目,有望在2026年(即2027财年)。
在ChatGPT出现后,市场对AI算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还出现了英伟达“一家独大”的局面。然而各家大型云服务商并不愿意长期受制于英伟达的产品,各家也都开始了自研芯片的布局。而在除了与谷歌合作研发ARM CPU外,公司当前的算力大客户就是亚马逊。
从AI ASIC产品与英伟达GPU对比来看,当前谷歌最新的TPUv6e算力能力在4家大厂的ASIC芯片中最为领先,接近于英伟达H100的水平,大致落后于英伟达GPU两年的时间。
此外,Marvell与亚马逊合作的Trainium 2,算力能力大致位于A100至H100之间的水平,这也是公司2024年ASIC收入的最主要的增长源。
虽然AI ASIC市场中已经有厂商实现规模化量产,但相比于整体AI芯片市场来看,占比仍然很低。结合英伟达、AMD及英特尔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看,三家合计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000亿美元以上。而2024年ASIC的市场规模还不足150亿美元,在整体AI芯片市场的占比还不到10%。
结合产业链信息看,海豚君认为当前ASIC市场中,博通仍是市场中的“老大”。受益于谷歌TPU的出货增长,博通在2024年的ASIC收入达到了80亿美元以上,占据ASIC市场中最大的份额。Marvell在2024年的ASIC收入约为5-6亿美元,在市场中占比不足一成。此外世芯、GUC等通过与英特尔、微软等的合作也取得了剩余的市场份额。
虽然当前Marvell的市占率低于世芯,但海豚君认为Marvell未来的市占率有望实现反超。在此前一系列技术能力的积累上,博通、Marvell能参与到前端逻辑设计和后端物理设计的多个环节,而世芯则主要从事于后端物理设计环节,这也使得博通和Marvell的毛利率高于世芯等厂商。
此外世芯当前的客户主要是英特尔和亚马逊,但近期Marvell与亚马逊达成了5年合作协议,未来有望进一步加深两者的合作关系,Marvell与亚马逊合作的Inferential ASIC项目也将在2025年(即2026财年)实现量产。公司的长期目标实在AI ASIC市场获得两成以上的份额。
结合公司预期及行业情况,海豚君认为ASIC业务有望给公司提供增长的最大动力。Marvell管理层预期,公司所在的ASIC市场规模在近5年内有望实现45%的复合增速。由于公司预期自身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提升,Marvell的ASIC收入增速将超过行业增长的45%。
本文转载自“海豚投研”公众号,美股投资网财经编辑蒋远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苹果(AAPL)中国官网发布消息称,1月4日至7日,用户以符合条件的支付方式买指定产品,最高立省800元。起价7999元的旗舰iPhone 16 Pro和起价9999元的iPhone 16 Pro Max将获得500元的最高折扣。而iPhone 16和iPhone 16 Plus将降价400元。
苹果正在努力应对中国市场份额下降的问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本土制造商给苹果带来的竞争压力骤增。自华为于2023年8月凭借国产芯片组重返高端市场以来,华为已成为一个特别强大的竞争者。此前,华为在国内将下调了手机在内的各种高端设备的价格,最高降价3000元。
苹果在2024年第二季度一度跌出中国前五大智能手机供应商之列,直到第三季度才有所回升。苹果的促销活动还包括旧款iPhone和iPad平板电脑等其他类别产品,提供的折扣200至300元不等。Mac产品的优惠力度在本次促销活动中最大,13英寸MacBook Air (M2) 可优惠600元,而15英寸MacBook Air (M3) 则直接降价800元。
苹果称,Apple Store零售店内可参与本次优惠活动的商品数量有限(iPhone类商品数量为29300件,iPad类商品数量为3500件,Mac笔记本电脑类商品数量为530件,Apple Watch类商品数量为8350件,AirPods类商品数量为2590件,Apple Pencil类商品数量为940件),售完即止。
对于此次促销活动,每位用户每个产品类别限购2件,换购新iPhone另有折抵优惠。消费者必须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等指定的支付方式才能享受折扣。
针对官网降价能否退差价问题,苹果官方客服表示,“如果是在活动前的14天内购买的产品,是可以进行退货再购买的,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退差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2025年1月2日,礼来中国宣布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正式在中国上市,同时覆盖两项适应症。
两项适应症
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T2DM)患者;
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初始体重指数(BMI)符合以下要求的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28kg/m(肥胖),或≥24kg/m(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等)。
以上适应症分别于2024年5月和7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1.48亿。目前近一半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0%)。穆峰达®能够直接和间接地作用于多种导致T2DM病理生理缺陷的器官与组织,可在胰岛β细胞等核心致病组织中发挥更强疗效。
穆峰达®目前在中国上市的4种规格为2.5mg: 0.5ml,5mg: 0.5ml,7.5mg: 0.5ml,10mg: 0.5ml。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